2016-05-18 10:17

鸢尾的色彩

——协和神经外科科室风采

硬件设施齐全 实力突出

科室拥有国际一流的神经影像学检查设备,拥有国内最早的脑功能检查设备PET,并有SPECTTCD24小时录像脑电图、脑干诱发电位仪等,为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在手术设备方面,拥有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手术设备和器械,如手术显微镜、内窥镜、立体定向设备、各种术中X线监视设备、超声吸引器、激光刀等,为高质量地进行各种神经外科手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深入开展科研 成绩斐然

科室拥有独立的神经外科实验室,每年招收多名研究生及协和医大八年制医学生进行科研工作,壮大了科室的科研力量。以神经外科为主要科室完成的"分泌性垂体腺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1991年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承担了“七五”至“十一五”等五届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高血压脑出血CT导向立体定位脑内血肿排空实验和临床研究”获1997年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近年来,在王任直教授的主持下,承担国家863课题三项、国家重大基础专项研究一项、国家自然基金多项、卫生部、北京市、国家教委等课题多项。开展的脑血管病基因及神经干细胞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部分成果达世界先进水平,获得2008年度中华医学一等奖、2009年度国家发明二等奖。同时,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积极推广先进的神经外科理念和诊疗经验,举办了多期“垂体论坛”、“神经内镜学习班”,注重进行临床学习、科研训练。 

科室分组建设 术有专攻

目前,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保持着垂体性疾病治疗优势的同时,各亚专业建设也很齐全。科室将医护人员结合医生专业特长,合理分配人力资源,设置七组医疗小组,强调医疗的质量与效率。神经外科分组有鞍区肿瘤组、恶性肿瘤组、非鞍区肿瘤组、功能神经外科组、脊柱脊髓组、神经急重症组、及脑血管病组,这些“亚专业”分组,使每个医疗组每位医生都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每位同志找准自己的位置,恪守职责、团结协作。

科室理念先进

MDT多科协作理念引潮流

多学科协作(MDT)的核心理念是以病人为中心。这有别于传统的医学以疾病为中心的诊疗模式。强调质量、安全、有效、及时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必将成为本世纪医疗持续改进的原动力。这是多学科协作浪潮愈加汹涌的根本所在。

从全国各地不断传来的关于医院开展多学科协作(MDT)的消息,似乎在告诉我们:多学科协作(MDT)时代已经来临。与此同时,随着协和医院一直以来对多科协作的高度重视及神经外科长久以来的协作传统,加之今年628日由北京协和医院举办的“第四届北京协和医院多学科协作(MDT)神经急重症高峰论坛暨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协作组年会”在京的顺利召开,种种一切都不难看出在协和神经外科对这一理念的高度支持下,未来中国神经外科学进一步发展有了新的展望契机。科室用MDT理念引领、推动着医学潮流。

跨学科视野展望未来

当今人类社会面临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不是一两个具体学科能够解决的,而需要若干个学科甚至若干个学科群来共同应对,从而促进新学科的形成。早前业内就有实现脊柱外科与神经外科跨学科结合的展望,如今神经外科在各领域的跨学科探索也在不断进行。

提起今夏巴西世界杯,我们势必会沉浸在对桑巴军团1:7惨败德国的扼腕痛惜中,然而它创造的那个奇迹——一名瘫痪男子在世界杯开幕式上借助由大脑控制的“外骨骼”行走,着实令人难忘。这便是神经领域与计算机领域的大胆尝试的成功范例。协和神经外科也积极开展了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等多个学科的合作,立足跨学科视野,展望医学未来。

0 0

发表评论0条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
发  表

热议话题